学校首页

图书营销+

新书推荐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图书营销新书推荐 → 正文

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

一部水口山的矿冶史,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矿冶文化变迁史,它记载着中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,见证了中国有色金属采矿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粗犷到精细、从被动到主动、从单向道到多向道,从“技术移植”到“独立创设”的曲折发展之路。

历史上,水口山首开全国西法采矿、选矿、冶炼之先河,其技术工艺、机器设备、材料产品均在不同时期代表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。水口山是一块创造奇迹的地方,中国第一家炼铅厂、中国第一家炼锌厂、中国第一座机械重力选矿厂、中国第一家氧化锌厂、中国第一家铍冶炼厂、中国首个机械化有色金属矿井都先后从这里诞生。

水口山是一片红色热土,有着最为厚重的红色记忆,每一处革命遗迹都书写着一段光辉的岁月,每一个革命往事都诉说着敢于反抗压迫的红色传奇。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为民族独立、国家富强、人民幸福而甘愿牺牲自我的共产党人,包括毛泽东、耿飚、毛泽覃、蒋先云、宋乔生、谢怀德、黄静源、刘东轩等在内的革命先辈都曾经在水口山战斗过。

 

书名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

作者胡穗 段锐 肖中云等 编著

出版时间2020年5月

印刷时间2020年5月

版次1

印次1

页数164

字数150千字

开本16开

纸张

包装精装

ISBN号978-7-5648-3753-2

市场价68.00

本站价

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

折扣

图书目录

专家点评   “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。”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,创造了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化。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也是文化的创造者。文化需要去挖掘整理,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内涵,但是,目前,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勘调研是一个薄弱环节。由湖南工学院胡穗教授领衔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、开发与利用“双一流”科技创新团队在挖掘整理文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,《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》是该团队的创新成果之一。通读此书,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厚重历史的,集红色基因、科技感、重大文物保护价值等于一体的水口山铅锌矿工业文化遗产。(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 湖南省文物局局长  陈远平)


   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关于“生活秀带”的重要讲话精神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按照2020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关于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”的要求,于2020年6月联合印发《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》,这将对我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形成具体指引。与此同时,由湖南工学院胡穗教授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创作的著作《寻访水口山工业文化遗产》,新近公开出版发行,无疑是正当其时而又引人瞩目。这是地方工业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佳作。
    我作为该书“最早”的读者之一,惊喜地发现,其内容丰富,新见颇多。全书围绕“世界铅都——水口山铅锌矿”这一研究主题,比较全面、客观、准确、完整地展示了水口山现存的工业遗址遗存,分类剥离出了遗址遗存上所承载的历史记忆,充分展示了作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及首批工业遗产的宝贵价值,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利用过程中的疏漏,提出了合理保护与利用的策略。(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 孙星 博士 研究员)